Monday, April 6, 2009

台灣產業轉型? 政府應再加把勁

人才、資金以及技術是產業發展的三大要素。現今台灣人才流失、資金外移、技術外流的情況下是導致整個台灣高科技產業在這次全球金融大蕭條卻還是積弱不振的主因。台灣高科技產業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國際競爭力,以晶圓代工為例,全球有七成以上的市場由台灣掌控,是台灣整個產業的支柱。然而今年出口訂單嚴重下滑是造成整個半導體產業衰退的主要原因,這也導致台灣經濟連帶受到嚴重波及。在這波全球不景氣的衝擊下,政府大量灑錢欲提振國內產業經濟,卻虎頭蛇尾的提出草率的政策,如之前政府砸下七百億,想要再造台灣DRAM產業,卻忽略現有DRAM業者去投資一家無任何產能的DRAM再造公司與現有業者競爭。這種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錯誤政策只會白白浪費納稅人的錢。

日前,美國政府已開始投入大量資金至幹細胞基礎研究,並且不打算繼續對現有的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進行紓困,而是以這筆資金讓這些汽車業者能投入研發另外新一代的綠色環保車,使得美國科技與產業能更有競爭力及影響力。此一政策能讓更多人才投入研發,投資人開始對產業有信心,技術能夠更先進。

反觀台灣國內,政府不以高薪聘請國外人才,培育台灣本土優秀人士,對欲返台投資的台商提出優惠的條件避免資金又外移,嚴格立法限制技術外流,卻以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為由,簽訂生死共存亡的貿易協定,期待以拯救中國產業來帶動台灣未來的經濟,這種一廂情願卻又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帶領台灣產業進入不可挽救的深淵,一切只能聽命於中國。

政府應繼續扶植其他有利於國內的相關產業,如生物技術產業。這種高技術性的產業有別於一般的代工產業,雖然無法在短期內看到利益,但就長遠永續經營的國家而言,不但可以留住人才,還可以擁有別的國家無法取代的技術。錢應花在刀口上,台灣產業經不起一個錯誤的政策或是草率的決定,每項政策的推動應該要考慮周詳,謹慎評估,且有效的執行,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有利於台灣的未來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