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1, 2021

[活動紀錄] 11/21 (Sun) 十九世紀的國境之南


2021 八月公視上映『斯卡羅』電視劇,讓羅發號、瑯嶠十八社、南岬之盟搬上檯面。一般來說,世人對原住民的印象是未開化,沒有社會制度。不過,19世紀的南臺灣,美國和瑯嶠十八社訂定盟約,而非清國。在當時,國際舞台上主角是原住民,而非漢人。


19世紀的國境之南,社會、文化、制度是什麼? 漢人、原住民、清政府、美國人如何互動?為何兩起船難事件之後,清國開始積極經營臺灣?這些問題,陳伊瑋同學從『南臺灣踏查手記:李仙得臺灣紀行』整理重點,帶領大家討論與思辨上述問題。

揭開這南台灣歷史面紗的關鍵人物 - 就是李仙得。

1866年,李仙得擔任駐廈門美國領事,1867年 處理羅發號船難事故,該年10月10日與瑯嶠十八社頭目-卓杞篤協議南岬之盟,約定船難者持紅旗,他族會救助船難者。

日後,清朝消極治理,李仙得遂提出恆春半島為『無主番地』,任何想佔領的強權,可以實行他的權利。以此為基礎,李仙得發展攻打台灣的理論,與日本合作。1874年牡丹社事件,李仙得提供台灣地形等資料以及國際公法概念等。而後,清國轉回積極治臺。

活動投影片:Link

                     ========================活動剪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