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進,大家不要忘記,二○○八年立委及總統選舉,民進黨是怎樣輸掉的,蔡英文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上民進黨主席的。一年來,由於馬政府的執政無能與傾向中國路線,讓民進黨稍有翻身機會。尤其對於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大家希望綠營大團結,重振台派士氣,保衛我們的台灣。
這幾天來,因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名現任立委李俊毅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南縣縣長,讓民調領先的前台南縣縣長陳唐山抱怨提名不公,而堅持要參選到底,也讓另外一位候選人現任立委葉宜津抱怨被利用,而無能力來輔選。於是乎,整個台派陣腳大亂,台南縣長「這隻快煮熟的鴨子」可能飛了,「一場穩贏的賭博」眼睜睜的看著要輸掉。看來,台派精英並沒有從二○○八年立委及總統選舉學到教訓。領導階層無法大團結,如何談重振台派士氣,保衛我們的台灣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只要團結,三位優秀人選中任何一位代表民進黨參選,勝選機會很大。照理來看,蔡英文應該提名陳唐山才對。但是,可能因為沒有辦法擺平李俊毅與葉宜津,蔡英文一直要勸退陳唐山。不論什麼原因,這表示蔡英文的領導與說服能力有待努力。但是,不論如何,蔡英文己經決定提名李俊毅,從民進黨的角度來看,或者是從綠營大團結來看,整個台派還是應該力挺蔡英文的決定,大家共同努力,來讓李俊毅當選台南縣縣長。
筆者的道理很簡單,大家不尊重主席蔡英文的提名,而要鼓動陳唐山來選,民進黨分成兩派,這樣作會有勝選的機會嗎?陳唐山以領先民調不被提名,對他己經不公平受委屈,綠營先輩應該出面安撫,以台派大局為重,千萬不要火上加油,讓支持者感到悲哀與絕望。綠營怎麼可以因為民進黨台南縣縣長提名不公平就造成分裂危機呢?筆者雖然並不認同蔡英文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但是,從整個台派的選舉策略來看,希望大家還是來尊重蔡英文主席的決定,幫助蔡英文全力領導民進黨打贏年底的縣市長選舉。
大家想想看,年底選舉快到了,一定不要再陷入去年總統大選前的內鬥與內耗,中生代的李俊毅不尊重有經驗的老將陳唐山,那麼,為了團結與勝選,有名望的陳唐山就「忍辱負重」的讓他一步吧! 二人必定有一人要退讓的,最好是中生代的李俊毅讓賢給老將陳唐山,若不成,老將陳唐山就大大方方的讓給年青的李俊毅吧! 大家退讓一步,更有空間共同合力打敗中國黨,替台灣人出口氣,贏得內鬥不是英雄,合力打敗中國黨才令人敬佩。
最後,筆者在此做無聲無力的呼籲,各位台派先進前輩,社團領袖及名評論家,請大家協力幫助蔡英文來解決困境以渡過難關。不論如何,她還是民進黨主席,現在不是爭誰對誰錯的時候,現在是互相讓步合力打敗中國黨的時候。大家要冷靜來想,爭得台南縣長的提名,但是失去台灣人的心,殺得兩眼通紅,兩敗俱傷值得嗎?什麼才是大是大非呢?不論如何,綠營必須協調提出只有一人參選台南縣長,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不然,大家只有繼續讓給中國黨來管吧!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Saturday, April 4, 2009
Sunday, March 15, 2009
台灣成為「東方瑞士」的願景 : 能源科技與經濟環保的永續發展
出世生做台灣人,不能不知台灣史。台灣人智識份子,必須了解台灣過去的歷史文化,勇敢面對台灣現在的國際地位,才能建立台灣未來的永續發展。什麼才是台灣過去真正的歷史文化呢?台灣的歷史文化有多久?台灣什麼時代步入世界歷史舞台?台灣人祖先從那裡來?台灣人是來自中國的漢人與原住平埔族的後代嗎?台灣是怎樣被開拓發展出來的?台灣過去與中國有什麼關係?台灣智識份子可曾知道,在中國國民黨佔領台灣之前,台灣曾經先後被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帝國、以及日本帝國等殖民統治?中國國民黨統治台灣做了什麼?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能代表台灣嗎?台灣現在的國際地位是什麼?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嗎?台灣為什麼不能進入聯合國或者參加世界性組織?現在的中華民國會把台灣出賣給中華人民共合國、就像當年的清朝帝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帝國一樣?自由民主的台灣真的甘願被不自由不民主的中國來管?台灣的未來在那裡、台灣人後代子孫的願景是什麼?台灣人智識份子的良心在那裡、責任義務是什麼?
本文將從科技經濟環保的層面,來探討台灣未來應該如何做,才能邁向正常而安康的國家。首先,我們簡單的來回顧台灣過去經濟發展歷史。台灣歷經十七八世紀、早期先民的篳路藍縷、開啟山林、墾拓耕地、直到十九世紀清朝帝國末期、台灣從南到北大致逐漸開拓完畢、大部份居民以農林遊牧為生。一八九五年後、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台灣、大興水利交通與農林技術以供日本母國民生所需、尤其日本帝國治台末期、開發國防軍需工業以作日本軍閥南侵政策跳板。當時台灣的基礎民生與國防工業、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一九四五年後、中國國民黨接收佔領台灣、靠美國反共反蘇政策的援助、繼續開發農業來養八十萬大軍以備反攻大陸。勤苦奮鬥的台灣人,從七十年代的加工出口區、到八十年代的中小企業、到九十年代的電子電腦製造業,台灣也從「開發中國家」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但是,九十年代之後中國對外資本大開放,台灣面臨產業西進的嚴厲挑戰。二○○○年民主進步黨執政時,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廉價製造加工廠,台商大量投資中國,台灣產業逐漸空洞化。二○○八年中國國民黨再次執政,全面開放大三通,邁向「一個中國市場」,企圖由經濟依賴中國,達成被中國統治的終極目標。
台灣與中國終極統一有什麼不好呢?從中國歷史文化來看,當中國強盛的時候,周邊國家遭殃,當中國衰敗的時候,任人侵入宰割,清國將台灣割給日本就是例子。當下,如果民主的台灣被極權的中國統治,後果不言而喻。既使撇開政治,單從經濟來看,被迫與中國合併,降低台灣水準,並非台灣人的福氣。關於世界經濟的景氣或不景氣循環,台灣也不必要盲目地跟著資本主義走。近代科技發展出來的資本主義經濟,好處多多,不必強辯。但是,資本主義造成貧富不均,社會不公,加上,碰到不景氣時,一般平民更慘。尤其,資本家追求無窮的成長與利潤,往往破壞環境造成污染與公害。台灣人智識份子,必須通讀古今世界發展的歷史,了解地球人類,歷經社會文明,科技發展,與政經制度的演進,來探討出什麼樣的科技財經制度,才是我們所要的公平合理健康的社會,然後,大家合力來把台灣建立成和平美好安樂的國家。
大家要了解,經濟發展不是無限度的,不是每年一定要有6% 的成長率的。「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比「已開發國家」大得很多,但是,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後,經濟成長率自然地緩慢下來。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不要再盲目地追求經濟成長率,而是要思考如何提昇科技、如何平衡經濟、與如何保護環境的問題。如果把台灣這塊土地弄壞了,人民生活環境品質低劣,就是賺再多錢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常常看到報導,北歐的瑞士、瑞典、娜威、丹麥等各個小國,如何長期努力,把他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世人所羨慕的人間樂土。台灣人智識份子,應該來思考如何才能讓台灣成為「東方的瑞士」呢?
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各國都面臨能源短缺、經濟衰退、環境污染等等難題。台灣必須認真地向北歐諸小國學習,探討他們對能源、經濟、環保的策略方法與願景,看看他們在能源、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如何取得平衡與永續發展。目前,台灣進口9O%以上傳統石化能源 (石油、煤炭),必須儘快開發新的再生能源 (風力、海水、太陽能、生質能)。全世界傳統石化能源逐漸耗盡,而且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污染與地球暖化效應,如何節省能源減少燒炭,是目前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大最嚴厲挑戰。台灣地小人多、地震頻繁、是否過多依靠核能發電,必須審慎考量處理。以台灣的特殊地理環境,便利開發風力與海水溫差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的再生能源科技,取得經濟平衡與環境永續發展,使台灣成為人人羨慕的「東方瑞士」,而不再是一個只會追求金錢享受的貪婪之島。
台灣人智識份子,應該了解先祖如何艱苦開發這塊土地與長期被殖民統治的悲慘歷史,台灣發展到今天,再次面臨生死存亡的最嚴厲挑戰。台灣人要記住歷史的教訓,不要再盲目追求無限度的經濟成長率,應該努力為子孫立下永續發展的基石,必須認真地向北歐諸小國學習,探討如何把台灣建立成「小而美」「正常而安康」的國家。有夢最美,美夢成真,團結奮鬥,天佑台灣。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本文將從科技經濟環保的層面,來探討台灣未來應該如何做,才能邁向正常而安康的國家。首先,我們簡單的來回顧台灣過去經濟發展歷史。台灣歷經十七八世紀、早期先民的篳路藍縷、開啟山林、墾拓耕地、直到十九世紀清朝帝國末期、台灣從南到北大致逐漸開拓完畢、大部份居民以農林遊牧為生。一八九五年後、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台灣、大興水利交通與農林技術以供日本母國民生所需、尤其日本帝國治台末期、開發國防軍需工業以作日本軍閥南侵政策跳板。當時台灣的基礎民生與國防工業、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一九四五年後、中國國民黨接收佔領台灣、靠美國反共反蘇政策的援助、繼續開發農業來養八十萬大軍以備反攻大陸。勤苦奮鬥的台灣人,從七十年代的加工出口區、到八十年代的中小企業、到九十年代的電子電腦製造業,台灣也從「開發中國家」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但是,九十年代之後中國對外資本大開放,台灣面臨產業西進的嚴厲挑戰。二○○○年民主進步黨執政時,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廉價製造加工廠,台商大量投資中國,台灣產業逐漸空洞化。二○○八年中國國民黨再次執政,全面開放大三通,邁向「一個中國市場」,企圖由經濟依賴中國,達成被中國統治的終極目標。
台灣與中國終極統一有什麼不好呢?從中國歷史文化來看,當中國強盛的時候,周邊國家遭殃,當中國衰敗的時候,任人侵入宰割,清國將台灣割給日本就是例子。當下,如果民主的台灣被極權的中國統治,後果不言而喻。既使撇開政治,單從經濟來看,被迫與中國合併,降低台灣水準,並非台灣人的福氣。關於世界經濟的景氣或不景氣循環,台灣也不必要盲目地跟著資本主義走。近代科技發展出來的資本主義經濟,好處多多,不必強辯。但是,資本主義造成貧富不均,社會不公,加上,碰到不景氣時,一般平民更慘。尤其,資本家追求無窮的成長與利潤,往往破壞環境造成污染與公害。台灣人智識份子,必須通讀古今世界發展的歷史,了解地球人類,歷經社會文明,科技發展,與政經制度的演進,來探討出什麼樣的科技財經制度,才是我們所要的公平合理健康的社會,然後,大家合力來把台灣建立成和平美好安樂的國家。
大家要了解,經濟發展不是無限度的,不是每年一定要有6% 的成長率的。「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比「已開發國家」大得很多,但是,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後,經濟成長率自然地緩慢下來。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不要再盲目地追求經濟成長率,而是要思考如何提昇科技、如何平衡經濟、與如何保護環境的問題。如果把台灣這塊土地弄壞了,人民生活環境品質低劣,就是賺再多錢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常常看到報導,北歐的瑞士、瑞典、娜威、丹麥等各個小國,如何長期努力,把他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世人所羨慕的人間樂土。台灣人智識份子,應該來思考如何才能讓台灣成為「東方的瑞士」呢?
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各國都面臨能源短缺、經濟衰退、環境污染等等難題。台灣必須認真地向北歐諸小國學習,探討他們對能源、經濟、環保的策略方法與願景,看看他們在能源、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如何取得平衡與永續發展。目前,台灣進口9O%以上傳統石化能源 (石油、煤炭),必須儘快開發新的再生能源 (風力、海水、太陽能、生質能)。全世界傳統石化能源逐漸耗盡,而且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污染與地球暖化效應,如何節省能源減少燒炭,是目前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大最嚴厲挑戰。台灣地小人多、地震頻繁、是否過多依靠核能發電,必須審慎考量處理。以台灣的特殊地理環境,便利開發風力與海水溫差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的再生能源科技,取得經濟平衡與環境永續發展,使台灣成為人人羨慕的「東方瑞士」,而不再是一個只會追求金錢享受的貪婪之島。
台灣人智識份子,應該了解先祖如何艱苦開發這塊土地與長期被殖民統治的悲慘歷史,台灣發展到今天,再次面臨生死存亡的最嚴厲挑戰。台灣人要記住歷史的教訓,不要再盲目追求無限度的經濟成長率,應該努力為子孫立下永續發展的基石,必須認真地向北歐諸小國學習,探討如何把台灣建立成「小而美」「正常而安康」的國家。有夢最美,美夢成真,團結奮鬥,天佑台灣。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請蔡英文領導發起 :「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
最近電子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宣布,面對馬政府傾中路線,將推動「全民保台運動」,盼不分族群、性別、年齡與政治立場,共同保護台灣主權。蔡英文指出,馬政府執政引發台灣主權、經濟、社會公平三大危機,民進黨只有一個選擇,即要團結內部、連結民間、加速改革。二○○九年是民進黨結合社會力,監督制衡馬政府,同時打贏縣市長選舉關鍵的一年。蔡英文說,民進黨將檢視過去的政策主張,重新提出一個符合現代需求的政策綱領。民進黨將倡議以就業為核心的經濟論述與政策,提出政策防止對中國過度的依賴,執政縣市、立院黨團與智庫將鎖定經濟與就業、社會安全體制、兩岸經貿、地方制度、能源與永續發展等議題,發動政策與文宣攻勢。她強調,有關如何保護台灣主權,未來不僅是黨的政策優先考量,也將激發出民眾對保台的共識,另外,民進黨也將提兩岸戰略規劃。
筆者對蔡英文主席的上述公開宣布,非常贊成而且同意。但是,提出正確的主權與經濟論述綱領,發動政策與文宣攻勢,只能算是輕鬆的前哨戰,如何有效的來推動全民運動,落實保護台灣民生與主權,才是真正重點的主力戰。九個月來大家己經很清楚地看到,事實己經一再的証明,馬政府絕對不會去聽從在野黨的建言的! 從去年1025 總統府大型示威遊行,延長到立法院絕食靜坐, 從1106大型抗議陳雲林來台,引發大學生靜坐抗爭等等。馬政府的心態是,我與立委都是你們高票選出來的,如果不滿意就來罷免我們吧! 今天,民進黨立委不到三分一,連提案都沒辦法,那裡去找四分三的立委來罷免總統呢?這也是馬政府一直敢忽略民意,執意對中國大開三通之門。前幾天馬總統接受台北時報訪問,又是不管人民死活,尋求與中國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 (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毫不猶疑地再次向台灣人民全面開戰。
筆者對蔡英文的穩健踏實作風,一直寄以很大信心與很高期待。但是,誠實有智慧的「小英」如何力抗善變不守信的「老英」,實在令人感到憂心。蔡英文正在推動「民間國是會議」,進行與「失業勞工對話」等等,這些腳踏實地的正面做法,還是屬於軟性訴求的宣傳戰,對馬政府沒有直接的威脅感。蔡英文也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民進黨正在評估發動「五二○ 罷免總統」的可行性。筆者認為這才是民進黨真正有力的主要攻擊戰,蔡英文應該領導發動「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集中火力直指「問題的核心 就是馬總統」,對馬英九才有馬上的壓迫感。
筆者知道,總統未滿週年,不能罷免,即使滿週年後,民進黨立委也沒有能力提出罷免總統。馬英九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忽略民意,每況愈下,我行我是。但是,罷免不稱職的總統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更何況,馬英九又在尋求與中國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事實上是邁向「一中市場」前進,達到「終極統一」目的。因為「一中市場」對台灣經濟只有雪上加霜 , 「終極統一」就是失去台灣主權被併吞。這些正是悠關台灣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件,也是民進黨蔡英文有「天大的理由」來領導發起「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的最好時機。
蔡英文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民進黨要進行「體制內議會抗爭」配合「體制外街頭運動」,這是非常正確的作戰方法與策略。民進黨在國會雖然只有二十七席,雖然也只有七席縣市長,但是堅持台灣的國家主權,保護人民的生活權利,應該是民進黨不可迴避的大責任。俗語說「擒賊先擒王」,「攻擊是最佳的防衛」,道理很簡單容易了解,但是要如何進行「罷免總統」運動呢?其實可以參考去年大選前由民進黨發起的「入聯公投連署」運動。記得當年有接近三百萬人民連署,讓五百多萬選民有機會投票「台灣入聯」,也迫使中國黨不得不提出「中華民國返聯」對抗。當今台灣正處危急存亡之秋,蔡英文要把握時機,盡快提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我們反對一中市場」以及「台灣主權快沒有了,我們反對終極統一」,發動「百萬連署」,必能「一乎百應」,雖然離「總統下台」還很遠,可是,這才是蔡英文真正能夠帶領台灣人民,直接挑戰馬政府的最主要戰場。這樣做,蔡英文才能夠凝聚共識團結民間社會力量,共同推展體制內外抗爭行動,真正達到「全民保台」的實際效果。
筆者的建議是可行的「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比起前年的三百萬「入聯公投連署」運動容易多了。筆者認為以蔡英文的穩健踏實作風,立即先從「百萬連署」開始,不必把連署日期定在「五二○」,雖然很難達到「總統下台」,但是,推展這一場救經濟護主權的「全民運動」,必能逼迫馬英九不敢完全忽略民意,進而達到「團結台派 保護台灣」的第一步。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筆者對蔡英文主席的上述公開宣布,非常贊成而且同意。但是,提出正確的主權與經濟論述綱領,發動政策與文宣攻勢,只能算是輕鬆的前哨戰,如何有效的來推動全民運動,落實保護台灣民生與主權,才是真正重點的主力戰。九個月來大家己經很清楚地看到,事實己經一再的証明,馬政府絕對不會去聽從在野黨的建言的! 從去年1025 總統府大型示威遊行,延長到立法院絕食靜坐, 從1106大型抗議陳雲林來台,引發大學生靜坐抗爭等等。馬政府的心態是,我與立委都是你們高票選出來的,如果不滿意就來罷免我們吧! 今天,民進黨立委不到三分一,連提案都沒辦法,那裡去找四分三的立委來罷免總統呢?這也是馬政府一直敢忽略民意,執意對中國大開三通之門。前幾天馬總統接受台北時報訪問,又是不管人民死活,尋求與中國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 (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毫不猶疑地再次向台灣人民全面開戰。
筆者對蔡英文的穩健踏實作風,一直寄以很大信心與很高期待。但是,誠實有智慧的「小英」如何力抗善變不守信的「老英」,實在令人感到憂心。蔡英文正在推動「民間國是會議」,進行與「失業勞工對話」等等,這些腳踏實地的正面做法,還是屬於軟性訴求的宣傳戰,對馬政府沒有直接的威脅感。蔡英文也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民進黨正在評估發動「五二○ 罷免總統」的可行性。筆者認為這才是民進黨真正有力的主要攻擊戰,蔡英文應該領導發動「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集中火力直指「問題的核心 就是馬總統」,對馬英九才有馬上的壓迫感。
筆者知道,總統未滿週年,不能罷免,即使滿週年後,民進黨立委也沒有能力提出罷免總統。馬英九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忽略民意,每況愈下,我行我是。但是,罷免不稱職的總統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更何況,馬英九又在尋求與中國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事實上是邁向「一中市場」前進,達到「終極統一」目的。因為「一中市場」對台灣經濟只有雪上加霜 , 「終極統一」就是失去台灣主權被併吞。這些正是悠關台灣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件,也是民進黨蔡英文有「天大的理由」來領導發起「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的最好時機。
蔡英文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民進黨要進行「體制內議會抗爭」配合「體制外街頭運動」,這是非常正確的作戰方法與策略。民進黨在國會雖然只有二十七席,雖然也只有七席縣市長,但是堅持台灣的國家主權,保護人民的生活權利,應該是民進黨不可迴避的大責任。俗語說「擒賊先擒王」,「攻擊是最佳的防衛」,道理很簡單容易了解,但是要如何進行「罷免總統」運動呢?其實可以參考去年大選前由民進黨發起的「入聯公投連署」運動。記得當年有接近三百萬人民連署,讓五百多萬選民有機會投票「台灣入聯」,也迫使中國黨不得不提出「中華民國返聯」對抗。當今台灣正處危急存亡之秋,蔡英文要把握時機,盡快提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我們反對一中市場」以及「台灣主權快沒有了,我們反對終極統一」,發動「百萬連署」,必能「一乎百應」,雖然離「總統下台」還很遠,可是,這才是蔡英文真正能夠帶領台灣人民,直接挑戰馬政府的最主要戰場。這樣做,蔡英文才能夠凝聚共識團結民間社會力量,共同推展體制內外抗爭行動,真正達到「全民保台」的實際效果。
筆者的建議是可行的「百萬連署 總統下台」運動,比起前年的三百萬「入聯公投連署」運動容易多了。筆者認為以蔡英文的穩健踏實作風,立即先從「百萬連署」開始,不必把連署日期定在「五二○」,雖然很難達到「總統下台」,但是,推展這一場救經濟護主權的「全民運動」,必能逼迫馬英九不敢完全忽略民意,進而達到「團結台派 保護台灣」的第一步。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Sunday, February 15, 2009
淺談「教授協會與學生運動」(下)
大家都知道,當下很多海內外出名的人士,當年都是學生運動參與者或者是領導者。但是,公元2OOO年民進黨當家後,大家都鬆懈了,漸漸忘了校園裡的學生。而且大家年紀大了,與學生沒有直接關係,漸漸失去連絡。如今台灣大難臨頭,我們還是回來校園,從根本做起從新出發吧! 首先筆者要強調,學生運動是整體台灣人運動很重要的一部份,不是運動的全部,也不是所有海內外教授協會會員,放下其它重要議題論述,整天來發展學生運動培育學生領袖。而是強調,海內外教授協會會員,比起其他台灣人團體更合適更有責任,來開發保護培育學校這塊大園地。
先從海外談起吧! 大家都知道公元2OOO年後,台灣留學生逐年減少。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一般來講,現代的留學生大部份是單身未婚,男女學生相當,涵蓋各個專業領域。不像早期的留學生大部份是己婚,男的求學女的顧家,大部份是理工科專業。現代大部份的留學生知識多,比較活潑,但是對台灣國家認同比較糢糊。不像早期的留學生,刻苦耐勞,對台灣國家認同比較堅定。再加上,校園裡的教授會員逐年老化退休或者回台灣發展,年青的教授會員不多很難找。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有設立「年青學者」專案,加強教授與學生互動對話,這個「年青學者」專案,必須繼續發揚擴大。
在北美洲校園裡的教授會員,還是要想盡辦法與留學生接觸,教授們應該常常跟學生們一起吃飯聊天,關心他們的出路,談談國家大事。從普通簡單吃飯聊天關心做起,我們就會發現不少很有潛力的學生領袖,我們就應該發多點心力來培育這些種子領袖,使他們有能力去影響更多的留學生。不在校園裡的教授會員,應該想盡辦法與附近校園裡的教授會員合作,大家合力共同來開發培育台灣未來種子領袖。大家要知道,年青學生很有潛力,但是他們的想法作法不見得全部都對,很多時候需要教授們的經驗引導與啟發,多讀台灣歷史文化,分析當下台灣重要議題,開台灣問題討論會,共同參加台灣人活動,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再來看台灣的校園情況吧! 筆者沒有台灣校園運動的經驗,所以不敢在這裡亂建議。但是民進黨執政後,台灣教授協會對校園的經營逐漸鬆懈了。近幾年的台灣教授協會,面對困難環境,忍辱負重力挽狂瀾。除了台灣重要議題論述,團結台派聯合抗爭之外,筆者認為,還是要把校園裡的學生運動當作第一優先考量。筆者希望台教會的先進前輩,願意把你們寶貴的學運經驗,寫出來給大家參考學習。因為台教會同志們是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青年學生,一定有很多方法與策略。尤其面對今日大規模快速的電子網路媒體作戰,台教會同志們必須深思策畫有所準備,如何吸引更多年青教授會員,共同來開發保護培育學校這塊大綠地。
大家都同意學生運動很重要,道理很簡單容易了解,但是教授要以身作則,持之以恆,困難多多。然而,只要看看韓國長期強悍的學生運動,或者看看最近泰國猛烈的學生運動,再來比較一下最近台灣的野草莓學運,我們不難看出台灣學運的困難性嚴重性與急迫性了。但是不論如何,「開發保護學生運動,培育種子學生領袖」,是我們所有海內外教授協會會員不可推托的責任。「教授協會與學生運動」,這個議題值得海內外兩個教授協會會員,來深思探討與提出行動。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 , 張淑惠 (德州卡城台灣社社員)
先從海外談起吧! 大家都知道公元2OOO年後,台灣留學生逐年減少。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一般來講,現代的留學生大部份是單身未婚,男女學生相當,涵蓋各個專業領域。不像早期的留學生大部份是己婚,男的求學女的顧家,大部份是理工科專業。現代大部份的留學生知識多,比較活潑,但是對台灣國家認同比較糢糊。不像早期的留學生,刻苦耐勞,對台灣國家認同比較堅定。再加上,校園裡的教授會員逐年老化退休或者回台灣發展,年青的教授會員不多很難找。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有設立「年青學者」專案,加強教授與學生互動對話,這個「年青學者」專案,必須繼續發揚擴大。
在北美洲校園裡的教授會員,還是要想盡辦法與留學生接觸,教授們應該常常跟學生們一起吃飯聊天,關心他們的出路,談談國家大事。從普通簡單吃飯聊天關心做起,我們就會發現不少很有潛力的學生領袖,我們就應該發多點心力來培育這些種子領袖,使他們有能力去影響更多的留學生。不在校園裡的教授會員,應該想盡辦法與附近校園裡的教授會員合作,大家合力共同來開發培育台灣未來種子領袖。大家要知道,年青學生很有潛力,但是他們的想法作法不見得全部都對,很多時候需要教授們的經驗引導與啟發,多讀台灣歷史文化,分析當下台灣重要議題,開台灣問題討論會,共同參加台灣人活動,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再來看台灣的校園情況吧! 筆者沒有台灣校園運動的經驗,所以不敢在這裡亂建議。但是民進黨執政後,台灣教授協會對校園的經營逐漸鬆懈了。近幾年的台灣教授協會,面對困難環境,忍辱負重力挽狂瀾。除了台灣重要議題論述,團結台派聯合抗爭之外,筆者認為,還是要把校園裡的學生運動當作第一優先考量。筆者希望台教會的先進前輩,願意把你們寶貴的學運經驗,寫出來給大家參考學習。因為台教會同志們是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青年學生,一定有很多方法與策略。尤其面對今日大規模快速的電子網路媒體作戰,台教會同志們必須深思策畫有所準備,如何吸引更多年青教授會員,共同來開發保護培育學校這塊大綠地。
大家都同意學生運動很重要,道理很簡單容易了解,但是教授要以身作則,持之以恆,困難多多。然而,只要看看韓國長期強悍的學生運動,或者看看最近泰國猛烈的學生運動,再來比較一下最近台灣的野草莓學運,我們不難看出台灣學運的困難性嚴重性與急迫性了。但是不論如何,「開發保護學生運動,培育種子學生領袖」,是我們所有海內外教授協會會員不可推托的責任。「教授協會與學生運動」,這個議題值得海內外兩個教授協會會員,來深思探討與提出行動。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 , 張淑惠 (德州卡城台灣社社員)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淺談「教授協會與學生運動」(上)
台灣教授協會與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正在準備於今年六月底在台北舉行第一次聯合大會。因為中國黨馬英九的大權獨攬,親中無能,讓台灣主權與人民生活正面臨空前大危機。籌備會正在討論的大會主題包含 :「台灣的國家定位」,「美日中關係下的台灣外交情勢」,「戒嚴時期台獨政治案件」,「學界與社運團體 (勞工與弱勢) 對話與結合」,「新世代的承傳」,「如何進行和互相支持三條路線 --- 體制內路線 (選舉路線),體制外路線 (街頭抗爭),國外路線 (爭取國際了解與支持) 」,「體檢台灣司法」,「擁抱中國的惡夢,拉美依賴經濟的台灣版」,「電子媒體與運動」,「台灣人的價值觀」等等議題。
無可否認的,這些議題都非常重要,而且都有相關性,幾乎每人每天都在討論。但是,最重要的是,由誰來負責及如何來推動落實這些議題。雖然,海內外兩個教授協會有心想為台灣出力,但是,我們必須考量我們的能力與實力。我們可以問自己,到底教授協會的任務是什麼?我們的專長是什麼?什麼是我們能做但是其他社團不方便做的事?台灣人的各種團體要分工合作,用我們有限的人力物力,一步一步做真的,團結奮鬥救台灣。去年七月底,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年會主題是 : 「如何聯合海內外知識份子、推動第二次台灣文化啟蒙運動」。半年過去了,我們做了多少?到底是我們的能力有限未盡力?還是我們的主題定的太高太大?或者是我們把主題定出來但是希望期待其他社團去做?
大家急著關心台灣前途,台灣議題每天每月都在變,於是,我們的注意力也跟著變。但是,台灣的核心議題並沒有變。所以,急也沒有用的。還是乖乖的,一步一步的,腳踏實地的,從根本做起。根據報導,去年大選,民進黨候選人只有在「年青選民」部份稍微領先中國黨候選人。因此,很多人把希望放在年青人身上,寄望有更多的年青人認同台灣。我們教授協會會員能接近到那些年青人呢?台灣人社團當中誰有機會每天看到這麼多年青學生呢?同時,大家也覺得很多年青學生對台灣前途不是很關心,這是誰的責任呢?是誰最有機會最有可能來影響他們改變他們呢?我們是不是太高談闊論而忘了我們身邊最重要的學生工作學生運動?
談到學生運動,大家很容易想到在海外早期的留學生運動,與在台灣九十年代的野百合學運及最近的野草莓學運。大家都知道當今的海外留學生運動幾乎停擺,在台灣的野草莓學運急需培育,在海外的前輩先進看不到留學生,在台灣的社團領袖找不到大學生。大家都知道事情很嚴重,但似乎很難找到對策。於是,大家每天非常關心台灣,隨著台灣媒體旋轉輪迴。其實,在海外的教授協會會員是可以看到很多留學生的,在台灣的教授協會會員是可以找到更多大學生的。只是,學生運動不好做,不顯眼,零零碎碎,吃力不討好,而且學生想法不一,流動性大,要有耐心,長期耕耘,否則很難看到成果。
結果,長期下來,留學生在海外各個校園逐漸孤單失去連絡,大學生在台灣很多校園失去方向沒有活力。學生運動是整體台灣人運動的根本,關係未來台灣人的前途命運,教授協會必須認真思考面對。所以,筆者深深體會到「如何策動海內外教授協會會員,共同發展學生運動,合力培育學生領袖」,應該也是海內外兩個教授協會聯合大會探討的主題。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 , 張淑惠 (德州卡城台灣社社員)
無可否認的,這些議題都非常重要,而且都有相關性,幾乎每人每天都在討論。但是,最重要的是,由誰來負責及如何來推動落實這些議題。雖然,海內外兩個教授協會有心想為台灣出力,但是,我們必須考量我們的能力與實力。我們可以問自己,到底教授協會的任務是什麼?我們的專長是什麼?什麼是我們能做但是其他社團不方便做的事?台灣人的各種團體要分工合作,用我們有限的人力物力,一步一步做真的,團結奮鬥救台灣。去年七月底,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年會主題是 : 「如何聯合海內外知識份子、推動第二次台灣文化啟蒙運動」。半年過去了,我們做了多少?到底是我們的能力有限未盡力?還是我們的主題定的太高太大?或者是我們把主題定出來但是希望期待其他社團去做?
大家急著關心台灣前途,台灣議題每天每月都在變,於是,我們的注意力也跟著變。但是,台灣的核心議題並沒有變。所以,急也沒有用的。還是乖乖的,一步一步的,腳踏實地的,從根本做起。根據報導,去年大選,民進黨候選人只有在「年青選民」部份稍微領先中國黨候選人。因此,很多人把希望放在年青人身上,寄望有更多的年青人認同台灣。我們教授協會會員能接近到那些年青人呢?台灣人社團當中誰有機會每天看到這麼多年青學生呢?同時,大家也覺得很多年青學生對台灣前途不是很關心,這是誰的責任呢?是誰最有機會最有可能來影響他們改變他們呢?我們是不是太高談闊論而忘了我們身邊最重要的學生工作學生運動?
談到學生運動,大家很容易想到在海外早期的留學生運動,與在台灣九十年代的野百合學運及最近的野草莓學運。大家都知道當今的海外留學生運動幾乎停擺,在台灣的野草莓學運急需培育,在海外的前輩先進看不到留學生,在台灣的社團領袖找不到大學生。大家都知道事情很嚴重,但似乎很難找到對策。於是,大家每天非常關心台灣,隨著台灣媒體旋轉輪迴。其實,在海外的教授協會會員是可以看到很多留學生的,在台灣的教授協會會員是可以找到更多大學生的。只是,學生運動不好做,不顯眼,零零碎碎,吃力不討好,而且學生想法不一,流動性大,要有耐心,長期耕耘,否則很難看到成果。
結果,長期下來,留學生在海外各個校園逐漸孤單失去連絡,大學生在台灣很多校園失去方向沒有活力。學生運動是整體台灣人運動的根本,關係未來台灣人的前途命運,教授協會必須認真思考面對。所以,筆者深深體會到「如何策動海內外教授協會會員,共同發展學生運動,合力培育學生領袖」,應該也是海內外兩個教授協會聯合大會探討的主題。
作者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 , 張淑惠 (德州卡城台灣社社員)
Sunday, January 18, 2009
Thursday, December 25, 2008
Sunday, December 7, 2008
「兄弟爬山 互相照顧」: 從海外看台教會的領導團隊
蔡丁貴教授邀請我去參加台教會今年的感恩募款餐會,而且希望來一場公開演講,詳細討論「團結抗爭 槍口對外」的策略與行動。蔡會長的誠意,讓我真正心動。但是,認真思考之後,我實在承擔不起。於是,決定將省下來的機票與費用捐給台教會,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表達我對台教會領導團隊的感恩心意。
話說二○○七年年底,我跟阿貴教授還不認識。當時擔任台教會副秘書長,也是德州農工大學出身的許文輔,於電話中向我大力推崇阿貴會長。二○○八一月二曰,我在趕赴賴義雄前會長召開的台派會議途中,於台北科技大樓擁擠的電梯裡,第一次認識面帶笑容的蔡丁貴教授。沒過幾天的黃昏,我跟他坐小飛機到台東去拜會東社及台教會會員,大家談到深夜,首次看到他的行動力及親和力。接下來,在立委選舉期間由台教會主導的公投記者會、民視公投廣告、大學門口發公投傳單、拜會綠營相關人士談團結、綠營能源策略高峰會等等,台教會都有邀請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共赴盛舉。再來於總統大選期間台美兩個教授會合作印發宣傳單、小冊子、東海岸逆風苦行、多次共同刊登「支持入聯公投」與「反對一中市場」報紙廣告、多次舉行公開記者會、參與北中南東各地的造勢遊行、入聯苦行、支援博圖、發行極光電子報等等。坦白說,沒有台教會領導團隊的安排,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很難在二○○八年大選中出力。由於台教會領導團隊的力挺,讓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會旗能夠驕傲地與台教會的會旗共同飄揚於台灣大地。
二○○八年寒冷的春天,綠營敗選後,台派陷入沉潛與反省。七月底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年會的主題是「我們的價值、願景、任務、與計畫」及「如何聯合海內外知識份子,推動第二次台灣文化啟蒙運動」。阿貴教授應邀發表專題「台灣社會運動的瓶頸與突破: 忍辱負重勇往直前」,力邀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於二○○九年回台灣與台教會及教師聯盟合辦年會。他的演說論述能力,樂觀進取領導風格,大大地提昇所有與會者的信心活力及熱情,讓大家有個嚴肅而難忘的年會。可是,十月初阿貴教授再次應邀參加北美洲台灣人「國是會議」專題演講,順便參與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理事會,講出這兩月來台灣問題的嚴重性與危機感,呼籲大家在美國繼續為台灣發聲,準備台灣政治受難者家屬基金,讓所有與會者的心情相當沉重。
果然,十月二十五日,民進黨及所有台派發動六十萬人台北大示威遊行之後,阿貴教授切身感受台灣危機,斷然展開嚴肅的「公投法補正」絕食靜坐超過一四八小時。躺在醫院病床上,感謝支持者的公開信有這樣一段話: 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阿嬤,從中南部坐車來陪我靜坐好幾個小時,沒說半句話,我忍著淚水默默看她離開。看了這段記載,讓我回想起總統大選前一天,台美兩個教授會合辦的最後一場公開記者會,阿貴教授說,二月東海岸逆風苦行時,握著粗糙婦女的手,望著純樸老婦的臉,讓他回想起自己的阿母及隔壁的阿姆阿嬸,心酸而淚下,許久不能言語。記者會那天,站立在他旁邊的我,眼角熱淚直直下,糢糊了我的鏡片。這就是領軍台教會二年的阿貴會長的真性情。
二○○八年的大選,因緣際會,讓我有機會看到台教會優質的領導團隊。你們的會議桌擁擠但有效率,辦公室忙碌但很親切,讓我感到回來自己的老家一樣。藉著這次感恩募款餐會,向大家表示謝意與敬意。最後,呼籲台美兩個教授會繼續合作,希望台教會同志再接再厲,忍辱負重勇往直前,樹立知識份子良心典範,儘快成立台派聯合陣線,團結奮鬥救台灣。
黃界清 (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話說二○○七年年底,我跟阿貴教授還不認識。當時擔任台教會副秘書長,也是德州農工大學出身的許文輔,於電話中向我大力推崇阿貴會長。二○○八一月二曰,我在趕赴賴義雄前會長召開的台派會議途中,於台北科技大樓擁擠的電梯裡,第一次認識面帶笑容的蔡丁貴教授。沒過幾天的黃昏,我跟他坐小飛機到台東去拜會東社及台教會會員,大家談到深夜,首次看到他的行動力及親和力。接下來,在立委選舉期間由台教會主導的公投記者會、民視公投廣告、大學門口發公投傳單、拜會綠營相關人士談團結、綠營能源策略高峰會等等,台教會都有邀請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共赴盛舉。再來於總統大選期間台美兩個教授會合作印發宣傳單、小冊子、東海岸逆風苦行、多次共同刊登「支持入聯公投」與「反對一中市場」報紙廣告、多次舉行公開記者會、參與北中南東各地的造勢遊行、入聯苦行、支援博圖、發行極光電子報等等。坦白說,沒有台教會領導團隊的安排,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很難在二○○八年大選中出力。由於台教會領導團隊的力挺,讓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會旗能夠驕傲地與台教會的會旗共同飄揚於台灣大地。
二○○八年寒冷的春天,綠營敗選後,台派陷入沉潛與反省。七月底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年會的主題是「我們的價值、願景、任務、與計畫」及「如何聯合海內外知識份子,推動第二次台灣文化啟蒙運動」。阿貴教授應邀發表專題「台灣社會運動的瓶頸與突破: 忍辱負重勇往直前」,力邀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於二○○九年回台灣與台教會及教師聯盟合辦年會。他的演說論述能力,樂觀進取領導風格,大大地提昇所有與會者的信心活力及熱情,讓大家有個嚴肅而難忘的年會。可是,十月初阿貴教授再次應邀參加北美洲台灣人「國是會議」專題演講,順便參與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理事會,講出這兩月來台灣問題的嚴重性與危機感,呼籲大家在美國繼續為台灣發聲,準備台灣政治受難者家屬基金,讓所有與會者的心情相當沉重。
果然,十月二十五日,民進黨及所有台派發動六十萬人台北大示威遊行之後,阿貴教授切身感受台灣危機,斷然展開嚴肅的「公投法補正」絕食靜坐超過一四八小時。躺在醫院病床上,感謝支持者的公開信有這樣一段話: 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阿嬤,從中南部坐車來陪我靜坐好幾個小時,沒說半句話,我忍著淚水默默看她離開。看了這段記載,讓我回想起總統大選前一天,台美兩個教授會合辦的最後一場公開記者會,阿貴教授說,二月東海岸逆風苦行時,握著粗糙婦女的手,望著純樸老婦的臉,讓他回想起自己的阿母及隔壁的阿姆阿嬸,心酸而淚下,許久不能言語。記者會那天,站立在他旁邊的我,眼角熱淚直直下,糢糊了我的鏡片。這就是領軍台教會二年的阿貴會長的真性情。
二○○八年的大選,因緣際會,讓我有機會看到台教會優質的領導團隊。你們的會議桌擁擠但有效率,辦公室忙碌但很親切,讓我感到回來自己的老家一樣。藉著這次感恩募款餐會,向大家表示謝意與敬意。最後,呼籲台美兩個教授會繼續合作,希望台教會同志再接再厲,忍辱負重勇往直前,樹立知識份子良心典範,儘快成立台派聯合陣線,團結奮鬥救台灣。
黃界清 (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