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31, 2011
Friday, July 29, 2011
Tuesday, July 26, 2011
Monday, July 25, 2011
Monday, July 18, 2011
星期專訪/興大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改正錯誤農業補貼政策
Q:糧食價格下跌問題頻傳,稻米公購卻價格下跌?如何正視問題?
A:其中蔬果價格比較是供需失調的季節價格浮動性,稻米產地價格則涉及公糧採購制度不夠周延,必需分開一一探究問題。
農產品價格都有循環性,例如前陣子高麗菜,近期木瓜、香蕉價格一直很浮動、下跌,涉及部分農民確實會有預期心理,若上一期價格好,就會多種一些,八八水災重創香蕉產地高雄、屏東,導致香蕉收成大損、價格上漲,蕉農就擴大栽種,結果夏天蕉價反而下跌,這是農產品波動的循環性行為,木瓜也大致如此,凸顯出農民的收成,很多是「看老天爺」、浮動風險很高,也因此所謂產量調節管控、產銷價格預警機制就很重要;但政府卻一直「後知後覺」,欠缺蔬果農產的種植登記、產銷管控誘因,多只能在價格失控時才緊急採購補救。
今年稻米產地價格跌價更是一個「荒謬」狀況。稻價分三種,一是農民產地價格,收割未烘乾前的濕穀,其次是烘乾後的乾穀價格,又分白米及糙米。政府此次宣布提高公糧收購價三元、從乾穀每公斤二十三元升為二十六元,源頭的農民產地價格日前卻是不升反跌,甚至一度跌破去年的每公斤十八元,而消費端的白米價格又相對被墊高四至五元,那公糧補貼的三元差額(每公斤三元、亦即一公頃補貼提高六千元,全國約二十五萬公頃農田估算共約十五億),根本沒造福基層農民,中間利潤及價差補貼到底落入中間哪些人口袋?政府應徹查並檢討制度。
目前政府每年約花五十億經費收購公糧,藉以調節稻價,但台灣目前七十四萬戶農家,每戶耕作面積不到一公頃,大多是小農,根本沒有烘乾機及庫存設備,政府收購公糧卻要求是乾穀,等於迫使小農將公糧採購權及福利,讓給有烘乾、庫存設備的糧商,如果政府沒有從源頭改善基層農民的產製能力,或是直接將提高的每公頃六千元補貼下放到農民、農地,廣大基層農民還是無法直接受惠的。
過去農委會一直希望調整公糧採購制度, 但很多還是「政治力」在決定,執政者不解決結構性問題,動輒喊出補貼價格,反導致政府與消費者都在付更多錢,卻無法真正造福農民。
Q:政府花錢的補貼政策還發生哪些問題?
A:政府很多措施不但沒幫到農民,反可能害了農民。例如提高公糧收購價,產地稻米價未必提高,肥料及資材價格卻往往隨之「水漲船高」,農民沒賺到錢、成本卻又增加,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
補貼偏差問題也發生在肥料價格上。國際原油價飆, 肥料由於許多成分是石化產品, 氯化鉀、硫酸胺等價漲, 尿素更一度漲兩倍。政府為了怕漲價問題浮現 ,二○○九年起一年花六十億去補貼肥料漲幅,結果問題更多。
一是國內農民的肥料使用率原就比日本等國高很多,而政府經費直接補貼給台肥、興農等肥料商,主因為官方作業方便,但反可能使得使用更過度,有機肥的鼓勵、合理使用肥料宣導變得更不可能;二是水稻灌溉、肥料污染滲透到地下水,全民健康有更大威脅。
如果是把金額直接補貼給農民,肥料價格還是讓它漲上去,農民也許會減少使用農藥肥料,而把錢省下來去做其他用途,甚或可引導鼓吹有機肥的使用。就經濟學來說,這種價格補貼做法,其實是對價格調節無效、偷懶的方法,既然政府要花錢了事,就應該找更有效的方法。
Q:農購補貼有偏差,數千農民上凱道抗議,農地政策也出了問題?農地面臨哪些危機?
A:農民上凱道抗議的,主要是農地不當徵收問題,內政部主管的土地徵收條款,為了經濟開發,中央授權地方徵收農地的權利,但徵地過程中,一是沒考慮到農民基本權益,只考慮經濟開發,甚至為了工業開發而縮減農業用水;二是沒思考目前有相當多的工業用地與休耕農地,反要徵收特定農地,背後可能涉及龐大的土地利益問題,農地價格很低,變更後可能價格暴漲。
其中更可延伸來看台灣農地整體運用的問題。農業可耕地面積在一九九九年時約有八十五萬五千公頃,二○一○年剩八十一萬三千公頃,農地每年以六千公頃面積的速度釋出,改為工業使用或是建地,以此趨勢,二十年後的農地可耕地面積將減至七十多萬公頃。
休耕補貼也是農地另一大問題。這原本是為了貿易自由化後,開放進口稻米,因此希望減少稻米耕作面積,以免國內稻米價格下跌。但目前種植水稻面積二十五萬公頃,另有休耕面積就達二十二萬公頃,許多農田又被小型工廠佔用,農地到底要保存多少面積?發揮哪些功能?又如何解決農地閒置問題,都是重要問題。
農業部門沒有好好利用休耕農地,三分之一農民喜歡這種補貼,主要是兼業農或老農,有其他工作所得或是年紀大了,不想再耕作,寧願直接領取一年一公頃約九萬元的休耕補貼。但有一半專業務農或是較年輕的農民,希望農地持續耕作。但是休耕補助等於變相提高目前一公頃約四萬元的農地「地租」,導致有心擴大規模的專業農民,須花費更多錢才能租到農地,農業經營可能反而受到負面影響。這些都應一併檢討。
Q:農委會研擬要提高糧食自給率,也要調查維持一定面積農地農用,有助穩定農產價格或是對抗國際糧價壓力?
A: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國際糧價二○○八至二○○九年上漲一百%、二○一○又再漲一波七十一%,引發國內恐慌,農委會也提出要透過提高「糧食自給率」,但其實這有點「虛」,什麼是糧食安全?還須定義清楚,現在其實多是只陷入價格問題,提高糧食自給率未必是要增加農業耕作或農地,除了自產,糧食進口、庫存也都是供給量,都可用來穩定價格,所以必須定義清楚,台灣是小國,不可能光靠增加幾萬公頃的農地就要去對抗國際糧價等全球性問題,政策目標與內涵更須釐清。
其實糧食價格高漲,對農業部門未必全是負面,例如國際玉米、大豆漲價導致飼料漲價,養豬、養雞成本相對上漲六成,但豬農雞農可能相對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甚至可能因為漲價而獲利,未必全是壞處。
但是我認同維持合理的糧食自給率,藉此以確保國內一定的農地面積,也可保留農業資源,諸如水資源、農業人力等。目前國內有二十萬至二十五萬公頃稻田,對於國人每年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四十萬公噸的白米消耗量大致足夠,但問題是每年還有五、六千公頃農地不斷移轉釋出,農業水源也被縮減,許多農地被移轉到經濟開發或是工業使用的狀況必須檢討,不能再繼續縮減下去。
還有許多農地是設於工業區附近,使得許多農地及地下水遭受重金屬污染威脅,這也是未來農地政策須徹底解決的問題。
Q:農民看天吃飯,農地又不斷流失?政府應如何有效幫助農民穩定收入?
A:政府一直希望中國增加採購幫助台灣,這也是荒謬的想法,要靠其他國家來挽救農業經濟是妄想。
目前政府一年休耕補助一百一十億、公糧收購五十億、肥料補貼六十億,至少兩百多億的農業補貼經費,如果不能徹底改善農民結構,例如鼓勵農民變身專業大農,政府不如考慮「對地直接給付」,休耕補助則可改為「環境對地給付」概念,引導農地轉種更具經濟價值或環保功能作物,畢竟農地有保留農業資源、保護地下水等多功能,這符合WTO規範,不致違反國際開放的共識。二則可藉此更確保「農地農用」,保存一定面積的優質農地,也不致出現中間剝削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參考美國、日本等國,建立農業「所得保險制度」。類似民進黨執政時推出在農產品價格慘跌時介入調節的「九五機制」,但九五是政府補助,保險制度則是農民必須付出部分保費,不致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制度更可長可久。
例如香蕉每公頃成本四十萬左右,遇到重大天災,目前政府的災害補助頂多十%,但如果政府把每年補助農災的三十億,推動成立農業保險基金,再去精算保費,例如一年二%、約八千元左右,美國就是補助農民支付保費,確保不管產銷失調或重大災害,保險給付可確保農民至少有八至九成的回本。
未來糧食市場必定更自由化、氣候變遷更劇烈,農產品價格浮動會更頻繁、劇烈,農民生產風險變大,唯有建立可長可久的保險制度,讓農民至少可保本,再去談如何創造更多的收入。
A:其中蔬果價格比較是供需失調的季節價格浮動性,稻米產地價格則涉及公糧採購制度不夠周延,必需分開一一探究問題。
農產品價格都有循環性,例如前陣子高麗菜,近期木瓜、香蕉價格一直很浮動、下跌,涉及部分農民確實會有預期心理,若上一期價格好,就會多種一些,八八水災重創香蕉產地高雄、屏東,導致香蕉收成大損、價格上漲,蕉農就擴大栽種,結果夏天蕉價反而下跌,這是農產品波動的循環性行為,木瓜也大致如此,凸顯出農民的收成,很多是「看老天爺」、浮動風險很高,也因此所謂產量調節管控、產銷價格預警機制就很重要;但政府卻一直「後知後覺」,欠缺蔬果農產的種植登記、產銷管控誘因,多只能在價格失控時才緊急採購補救。
今年稻米產地價格跌價更是一個「荒謬」狀況。稻價分三種,一是農民產地價格,收割未烘乾前的濕穀,其次是烘乾後的乾穀價格,又分白米及糙米。政府此次宣布提高公糧收購價三元、從乾穀每公斤二十三元升為二十六元,源頭的農民產地價格日前卻是不升反跌,甚至一度跌破去年的每公斤十八元,而消費端的白米價格又相對被墊高四至五元,那公糧補貼的三元差額(每公斤三元、亦即一公頃補貼提高六千元,全國約二十五萬公頃農田估算共約十五億),根本沒造福基層農民,中間利潤及價差補貼到底落入中間哪些人口袋?政府應徹查並檢討制度。
目前政府每年約花五十億經費收購公糧,藉以調節稻價,但台灣目前七十四萬戶農家,每戶耕作面積不到一公頃,大多是小農,根本沒有烘乾機及庫存設備,政府收購公糧卻要求是乾穀,等於迫使小農將公糧採購權及福利,讓給有烘乾、庫存設備的糧商,如果政府沒有從源頭改善基層農民的產製能力,或是直接將提高的每公頃六千元補貼下放到農民、農地,廣大基層農民還是無法直接受惠的。
過去農委會一直希望調整公糧採購制度, 但很多還是「政治力」在決定,執政者不解決結構性問題,動輒喊出補貼價格,反導致政府與消費者都在付更多錢,卻無法真正造福農民。
Q:政府花錢的補貼政策還發生哪些問題?
A:政府很多措施不但沒幫到農民,反可能害了農民。例如提高公糧收購價,產地稻米價未必提高,肥料及資材價格卻往往隨之「水漲船高」,農民沒賺到錢、成本卻又增加,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
補貼偏差問題也發生在肥料價格上。國際原油價飆, 肥料由於許多成分是石化產品, 氯化鉀、硫酸胺等價漲, 尿素更一度漲兩倍。政府為了怕漲價問題浮現 ,二○○九年起一年花六十億去補貼肥料漲幅,結果問題更多。
一是國內農民的肥料使用率原就比日本等國高很多,而政府經費直接補貼給台肥、興農等肥料商,主因為官方作業方便,但反可能使得使用更過度,有機肥的鼓勵、合理使用肥料宣導變得更不可能;二是水稻灌溉、肥料污染滲透到地下水,全民健康有更大威脅。
如果是把金額直接補貼給農民,肥料價格還是讓它漲上去,農民也許會減少使用農藥肥料,而把錢省下來去做其他用途,甚或可引導鼓吹有機肥的使用。就經濟學來說,這種價格補貼做法,其實是對價格調節無效、偷懶的方法,既然政府要花錢了事,就應該找更有效的方法。
Q:農購補貼有偏差,數千農民上凱道抗議,農地政策也出了問題?農地面臨哪些危機?
A:農民上凱道抗議的,主要是農地不當徵收問題,內政部主管的土地徵收條款,為了經濟開發,中央授權地方徵收農地的權利,但徵地過程中,一是沒考慮到農民基本權益,只考慮經濟開發,甚至為了工業開發而縮減農業用水;二是沒思考目前有相當多的工業用地與休耕農地,反要徵收特定農地,背後可能涉及龐大的土地利益問題,農地價格很低,變更後可能價格暴漲。
其中更可延伸來看台灣農地整體運用的問題。農業可耕地面積在一九九九年時約有八十五萬五千公頃,二○一○年剩八十一萬三千公頃,農地每年以六千公頃面積的速度釋出,改為工業使用或是建地,以此趨勢,二十年後的農地可耕地面積將減至七十多萬公頃。
休耕補貼也是農地另一大問題。這原本是為了貿易自由化後,開放進口稻米,因此希望減少稻米耕作面積,以免國內稻米價格下跌。但目前種植水稻面積二十五萬公頃,另有休耕面積就達二十二萬公頃,許多農田又被小型工廠佔用,農地到底要保存多少面積?發揮哪些功能?又如何解決農地閒置問題,都是重要問題。
農業部門沒有好好利用休耕農地,三分之一農民喜歡這種補貼,主要是兼業農或老農,有其他工作所得或是年紀大了,不想再耕作,寧願直接領取一年一公頃約九萬元的休耕補貼。但有一半專業務農或是較年輕的農民,希望農地持續耕作。但是休耕補助等於變相提高目前一公頃約四萬元的農地「地租」,導致有心擴大規模的專業農民,須花費更多錢才能租到農地,農業經營可能反而受到負面影響。這些都應一併檢討。
Q:農委會研擬要提高糧食自給率,也要調查維持一定面積農地農用,有助穩定農產價格或是對抗國際糧價壓力?
A: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國際糧價二○○八至二○○九年上漲一百%、二○一○又再漲一波七十一%,引發國內恐慌,農委會也提出要透過提高「糧食自給率」,但其實這有點「虛」,什麼是糧食安全?還須定義清楚,現在其實多是只陷入價格問題,提高糧食自給率未必是要增加農業耕作或農地,除了自產,糧食進口、庫存也都是供給量,都可用來穩定價格,所以必須定義清楚,台灣是小國,不可能光靠增加幾萬公頃的農地就要去對抗國際糧價等全球性問題,政策目標與內涵更須釐清。
其實糧食價格高漲,對農業部門未必全是負面,例如國際玉米、大豆漲價導致飼料漲價,養豬、養雞成本相對上漲六成,但豬農雞農可能相對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甚至可能因為漲價而獲利,未必全是壞處。
但是我認同維持合理的糧食自給率,藉此以確保國內一定的農地面積,也可保留農業資源,諸如水資源、農業人力等。目前國內有二十萬至二十五萬公頃稻田,對於國人每年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四十萬公噸的白米消耗量大致足夠,但問題是每年還有五、六千公頃農地不斷移轉釋出,農業水源也被縮減,許多農地被移轉到經濟開發或是工業使用的狀況必須檢討,不能再繼續縮減下去。
還有許多農地是設於工業區附近,使得許多農地及地下水遭受重金屬污染威脅,這也是未來農地政策須徹底解決的問題。
Q:農民看天吃飯,農地又不斷流失?政府應如何有效幫助農民穩定收入?
A:政府一直希望中國增加採購幫助台灣,這也是荒謬的想法,要靠其他國家來挽救農業經濟是妄想。
目前政府一年休耕補助一百一十億、公糧收購五十億、肥料補貼六十億,至少兩百多億的農業補貼經費,如果不能徹底改善農民結構,例如鼓勵農民變身專業大農,政府不如考慮「對地直接給付」,休耕補助則可改為「環境對地給付」概念,引導農地轉種更具經濟價值或環保功能作物,畢竟農地有保留農業資源、保護地下水等多功能,這符合WTO規範,不致違反國際開放的共識。二則可藉此更確保「農地農用」,保存一定面積的優質農地,也不致出現中間剝削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參考美國、日本等國,建立農業「所得保險制度」。類似民進黨執政時推出在農產品價格慘跌時介入調節的「九五機制」,但九五是政府補助,保險制度則是農民必須付出部分保費,不致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制度更可長可久。
例如香蕉每公頃成本四十萬左右,遇到重大天災,目前政府的災害補助頂多十%,但如果政府把每年補助農災的三十億,推動成立農業保險基金,再去精算保費,例如一年二%、約八千元左右,美國就是補助農民支付保費,確保不管產銷失調或重大災害,保險給付可確保農民至少有八至九成的回本。
未來糧食市場必定更自由化、氣候變遷更劇烈,農產品價格浮動會更頻繁、劇烈,農民生產風險變大,唯有建立可長可久的保險制度,讓農民至少可保本,再去談如何創造更多的收入。
Friday, July 15, 2011
Friday, July 1, 2011
「台灣國民應有的素養與智識 -- 以助台灣邁向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從能源科技的觀點
作者: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講座教授)
目前,人類在能源方面,面對兩大問題。第一,傳統能源漸漸用完,急須尋找新能源。第二,傳統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漸漸破壞環境,急須尋找新技術。首先,本文將比較各種傳統能源,用在相關的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與其造成環境污染及地球暖化的反效果。其次,介紹如何利用新科技,使傳統能源變成乾淨無污染的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接著,比較各種新的再生能源,與其用來發電的相關技術及優缺點。最後建議,新科技的研發,將使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共同解決人類未來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暖化問題。本文從能源科技的觀點,來探討台灣國國民應有的素養與智識,讓綠色能源與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取得平衡永續發展,以助台灣邁向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目前世界能源的比例,傳統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占六十到八十%,原子能源(核子分裂、核子熔合)占十到二十%,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海洋、地熱、生質能源)占十到二十%。能源主要用來發電、交通、工業、及冷氣熱氣等等。傳統能源必須經過一套能源轉換設備,才能用來發電或作為交通工具。例如,火力發電就是利用燃燒煤炭,使高壓鍋爐內的水,變成高壓高溫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再來轉動發電機來發電。或者,利用燃燒天然氣,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燃氣渦輪機,再來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同樣道理,汽車等交通工具,就是利用燃燒汽油,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汽缸內燃機,再來轉動車軸與車輪來運行。飛機也是利用燃燒高級汽油,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燃氣渦輪機,再利用噴射出來燃氣的反推力來飛行。但是,利用燃燒煤炭或者天然氣來發電,與利用燃燒汽油來開汽車或者飛機的共同缺點是,它們都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與二氧化氮,造成環境污染與地球暖化的反效果。
全世界各先進國,為了解決傳統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等等難題,都提出節約能源減少燒炭、提升能源轉化效率、以及開發新能源等各種方法策略。尤其,一般認為二氧化碳是造成環境污染、溫室效應、地球暖化的來源。於是,大力研發如何來控制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當務之急。先從最大件的燃煤火力發電來看,就有在煤炭燃燒前的處理(煤炭氣化技術)與燃燒後的處理(二氧化碳的捕獲封存技術)兩種方案。所謂的二氧化碳捕獲封存技術,就是把煤炭在燃燒後,利用各種物理或化學方法來捕獲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然後再用壓縮機把它輸送到山地底下或海水底下,永久封存起來而不會造成污染。所謂的煤炭氣化技術,就是把煤炭輸送到有水蒸氣的煤炭氣化爐,利用控制氣化爐內水蒸氣的溫度與壓力,使氣化爐內的煤炭氣化(並沒有燃燒)而變成含有氫氣的混合氣。利用燃燒這種含有氫氣的混合氣,來推動混合氣渦輪機來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會大量減少。如果再進一步把氫氣從混合氣分離出來,直接利用燃燒氫氣,來推動氫氣渦輪機來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接近於零,就會達到零污染效果。這就是最先進、最乾淨無污染的氫氣渦輪機發電技術。可是,這些減少二氧化碳的技術,增加了發電設備的成本費用。
再從最大件的汽車等交通工具來看,為了解決石油短缺危機,就有開發燃料電池與生質燃料能源來代替傳統汽油等新科技出現。所謂的燃料電池新發電技術,就是利用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經過適當的觸媒與電化作用而產生電流與熱水。小型低溫的燃料電池所產生的電,可以用來轉動車輪來運行。大型高溫的燃料電池所產生的電,可以當作是小型發電廠來用。因為燃料電池沒有經過燃燒程序,所以沒有產生二氧化碳,沒有環境污染與地球暖化的惡果。但是,燃料電池必需的氫氣從那裡製造出來呢?因為由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但效率太低、太貴不實用。前面提到利用煤炭氣化技術,來製造氫氣與混合氣,是目前正在開發的新科技。再來,所謂的生質燃料代替能源新科技,就是利用控制生質能源的溫度與壓力,經過適當的觸媒與發酵作用,再蒸餾而釀造出生質酒精與柴油來代替汽油。因為沒有經過燃燒程序,所以也沒有產生二氧化碳的問題。一般生質燃料能源包括,油脂藻類酒精、小麥纖維素酒精、甘蔗玉米乙醇、甜菜油菜柴油、大豆向日葵柴油等等。但是,生質燃料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考慮到與農產食物需求平衡發展。目前,燃料電池與生質燃料能源,都比傳統汽油貴。
接著,來探討與比較各種再生能源發電的技術及優缺點。首先,傳統的水力發電,利用水霸的水沖能力,來推動水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水力來源有限)。其次,原子能發電,利用核子分裂放出能量,使核子反應爐內高壓的水,變成高壓高溫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發電效率高,缺點是核安全與廢料污染處理)。再來,風力發電,利用陸地上或離岸海面上風速能力,來推動風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風力來源不穩不好控制)。再下來,太陽能發電,利用曲面鏡來聚焦太陽熱能,使放在曲面鏡下面管子內的水(或者氨),變成水蒸氣(或氨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發電效率低)。或者,利用太陽光電板(或者太陽光電池)來收集太陽光能,透過太陽光子與矽薄膜板(或者晶薄膜板)的光電作用而產生電流(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太貴發電效率太低)。還有,地熱發電,利用地下高壓熱水或水蒸氣,直接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地熱來源有限)。最後,海水溫差發電,利用海水水面與深水下面的溫差,使鍋爐內的水變成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或者利用海浪、潮汐、洋流來推動水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來源不穩發電效率低)。
台灣進口9O%以上傳統能源,為了解決能源短缺與地球暖化等等難題,台灣國國民應有節約能源的基本素養,以及如何減少二氧化碳與各種再生能源的科技智識。台灣國國民必須向歐美先進國家學習,探討他們在能源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如何取得平衡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灣地小人多、如何有效開發生質燃料能源,加上地震頻繁、是否過多依靠核能發電,必須審慎考量處理。以台灣的特殊地理環境,有利開發風力與海洋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再生能源科技,取得經濟與環保平衡發展。台灣國國民必須有健康的能源智識,來監督政府單位,放棄耗費能源與破壞環境的產業,努力為子孫立下永續發展的能源科技政策,使台灣成為人人羨慕的「東方瑞士」,把台灣國建立成為「小而美」「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文件下載
目前,人類在能源方面,面對兩大問題。第一,傳統能源漸漸用完,急須尋找新能源。第二,傳統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漸漸破壞環境,急須尋找新技術。首先,本文將比較各種傳統能源,用在相關的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與其造成環境污染及地球暖化的反效果。其次,介紹如何利用新科技,使傳統能源變成乾淨無污染的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接著,比較各種新的再生能源,與其用來發電的相關技術及優缺點。最後建議,新科技的研發,將使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共同解決人類未來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暖化問題。本文從能源科技的觀點,來探討台灣國國民應有的素養與智識,讓綠色能源與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取得平衡永續發展,以助台灣邁向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目前世界能源的比例,傳統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占六十到八十%,原子能源(核子分裂、核子熔合)占十到二十%,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海洋、地熱、生質能源)占十到二十%。能源主要用來發電、交通、工業、及冷氣熱氣等等。傳統能源必須經過一套能源轉換設備,才能用來發電或作為交通工具。例如,火力發電就是利用燃燒煤炭,使高壓鍋爐內的水,變成高壓高溫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再來轉動發電機來發電。或者,利用燃燒天然氣,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燃氣渦輪機,再來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同樣道理,汽車等交通工具,就是利用燃燒汽油,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汽缸內燃機,再來轉動車軸與車輪來運行。飛機也是利用燃燒高級汽油,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燃氣渦輪機,再利用噴射出來燃氣的反推力來飛行。但是,利用燃燒煤炭或者天然氣來發電,與利用燃燒汽油來開汽車或者飛機的共同缺點是,它們都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與二氧化氮,造成環境污染與地球暖化的反效果。
全世界各先進國,為了解決傳統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等等難題,都提出節約能源減少燒炭、提升能源轉化效率、以及開發新能源等各種方法策略。尤其,一般認為二氧化碳是造成環境污染、溫室效應、地球暖化的來源。於是,大力研發如何來控制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當務之急。先從最大件的燃煤火力發電來看,就有在煤炭燃燒前的處理(煤炭氣化技術)與燃燒後的處理(二氧化碳的捕獲封存技術)兩種方案。所謂的二氧化碳捕獲封存技術,就是把煤炭在燃燒後,利用各種物理或化學方法來捕獲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然後再用壓縮機把它輸送到山地底下或海水底下,永久封存起來而不會造成污染。所謂的煤炭氣化技術,就是把煤炭輸送到有水蒸氣的煤炭氣化爐,利用控制氣化爐內水蒸氣的溫度與壓力,使氣化爐內的煤炭氣化(並沒有燃燒)而變成含有氫氣的混合氣。利用燃燒這種含有氫氣的混合氣,來推動混合氣渦輪機來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會大量減少。如果再進一步把氫氣從混合氣分離出來,直接利用燃燒氫氣,來推動氫氣渦輪機來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接近於零,就會達到零污染效果。這就是最先進、最乾淨無污染的氫氣渦輪機發電技術。可是,這些減少二氧化碳的技術,增加了發電設備的成本費用。
再從最大件的汽車等交通工具來看,為了解決石油短缺危機,就有開發燃料電池與生質燃料能源來代替傳統汽油等新科技出現。所謂的燃料電池新發電技術,就是利用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經過適當的觸媒與電化作用而產生電流與熱水。小型低溫的燃料電池所產生的電,可以用來轉動車輪來運行。大型高溫的燃料電池所產生的電,可以當作是小型發電廠來用。因為燃料電池沒有經過燃燒程序,所以沒有產生二氧化碳,沒有環境污染與地球暖化的惡果。但是,燃料電池必需的氫氣從那裡製造出來呢?因為由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但效率太低、太貴不實用。前面提到利用煤炭氣化技術,來製造氫氣與混合氣,是目前正在開發的新科技。再來,所謂的生質燃料代替能源新科技,就是利用控制生質能源的溫度與壓力,經過適當的觸媒與發酵作用,再蒸餾而釀造出生質酒精與柴油來代替汽油。因為沒有經過燃燒程序,所以也沒有產生二氧化碳的問題。一般生質燃料能源包括,油脂藻類酒精、小麥纖維素酒精、甘蔗玉米乙醇、甜菜油菜柴油、大豆向日葵柴油等等。但是,生質燃料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考慮到與農產食物需求平衡發展。目前,燃料電池與生質燃料能源,都比傳統汽油貴。
接著,來探討與比較各種再生能源發電的技術及優缺點。首先,傳統的水力發電,利用水霸的水沖能力,來推動水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水力來源有限)。其次,原子能發電,利用核子分裂放出能量,使核子反應爐內高壓的水,變成高壓高溫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發電效率高,缺點是核安全與廢料污染處理)。再來,風力發電,利用陸地上或離岸海面上風速能力,來推動風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風力來源不穩不好控制)。再下來,太陽能發電,利用曲面鏡來聚焦太陽熱能,使放在曲面鏡下面管子內的水(或者氨),變成水蒸氣(或氨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發電效率低)。或者,利用太陽光電板(或者太陽光電池)來收集太陽光能,透過太陽光子與矽薄膜板(或者晶薄膜板)的光電作用而產生電流(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太貴發電效率太低)。還有,地熱發電,利用地下高壓熱水或水蒸氣,直接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地熱來源有限)。最後,海水溫差發電,利用海水水面與深水下面的溫差,使鍋爐內的水變成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或者利用海浪、潮汐、洋流來推動水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來源不穩發電效率低)。
台灣進口9O%以上傳統能源,為了解決能源短缺與地球暖化等等難題,台灣國國民應有節約能源的基本素養,以及如何減少二氧化碳與各種再生能源的科技智識。台灣國國民必須向歐美先進國家學習,探討他們在能源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如何取得平衡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灣地小人多、如何有效開發生質燃料能源,加上地震頻繁、是否過多依靠核能發電,必須審慎考量處理。以台灣的特殊地理環境,有利開發風力與海洋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再生能源科技,取得經濟與環保平衡發展。台灣國國民必須有健康的能源智識,來監督政府單位,放棄耗費能源與破壞環境的產業,努力為子孫立下永續發展的能源科技政策,使台灣成為人人羨慕的「東方瑞士」,把台灣國建立成為「小而美」「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文件下載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聲明: 我們對核能發電到非核家園的看法
近年來,因為傳統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短缺與地球逐漸暖化,世界各先進國家正努力於開發替代能源科技,核能發電也被認為是乾淨能源的選項。但今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的福島核電災難,震醒了原本規劃的核能政策,世界各國不得不重新再認真檢討核電效益與安全代價的問題。尤其台灣地小人稠,地震風災水災年年不斷,設於火山斷層地帶的四座核電廠,讓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而寢食難安。美國、法國等幅員廣大的國家,較能承受核電風險危機,但台灣彈丸之地,絕對不能對核電存有僥倖心理。因此,我們提出對核能發電到非核家園的看法,以供政府與民間做參考。
1.現在政府單位最重要的、最應作的不是再去解釋核電有多重要、多好、多安全,而是要儘快嚴謹公佈台灣現有的核一,核二,核三廠的安全報告,並且說明提高抗震防災方案,和其所需的時間及費用,以完成補抗震及防海嘯的設施,讓台灣免於像日本福島的核電災難。而且,政府也需要提出安全撤離方案:萬一發生核災,如何有效疏散大都會數百萬人口於核電廠30公里半徑外,政府也應該儘速公佈現在及未來的核廢料處理的方式與方案。
2.現在,連原來不反對核電的大部份理工科知識份子,也不得不承認,人為科技有時真的抵不過天災或人為疏失,核電的確有潛在風險危機,只是不確定何時會發生。台灣在2002年所制定的環境基本法中,規定政府應該訂定計劃,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現在政府單位更應該重新正視並積極公佈達到非核家園的時間表,讓台灣民眾及後代子孫享有免於核災恐懼的自由生存環境。
3.根據台電最新資料,目前核電占有18%,但台電卻存有23%備用電力,台電認為要存有15%備用電力以策安全。依台電規劃,核一廠於2018年~2019年除役; 核二廠於2021年~2023年除役; 核三廠於2024年~2025年除役。如果不能提早除役,也絕對不能再延役,不能拿老百姓的生命與國土安全作賭注。預計於明年中完成建廠的核四,也不能急於裝置核燃料棒或商業運轉發電。因為今天即使沒有核四發電,台電還存有23%備用電力,用電量在3~5年內不會有大改變。政府必須向人民提出萬全的核安方案,並達成全民共識。否則,核四應該保持不插入燃料棒或不要商業運轉,此舉不但不會影響供電量,人民也能免於核災風險的恐懼。
4. 政府應該認真執行並獎勵有效節約用電方案,盡力排除興建高耗電的石化工業,提倡低耗電的產業結構,提昇現有火力發電效率,並增加新型的排除二氧化碳設備,全力開發再生能源科技。台灣特有的地理環境,有利開發西岸靠台灣海峽的風力及東岸靠太平洋海域的海洋發電,東岸靠太平洋海域海藻類及南部甘蔗酒精的生質能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再生能源取得經濟與環保平衡發展,在未來15~20年終於取代18%核能發電,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也讓子孫擁有一塊永續發展的生存空間與乾淨的土地。
2011年4月10日
(註:本聲明係由本會前會長黃界清教授領銜並綜合本會數位能源專家討論而成。詳細的報告將於今年七月一日前公佈)
文件下載
1.現在政府單位最重要的、最應作的不是再去解釋核電有多重要、多好、多安全,而是要儘快嚴謹公佈台灣現有的核一,核二,核三廠的安全報告,並且說明提高抗震防災方案,和其所需的時間及費用,以完成補抗震及防海嘯的設施,讓台灣免於像日本福島的核電災難。而且,政府也需要提出安全撤離方案:萬一發生核災,如何有效疏散大都會數百萬人口於核電廠30公里半徑外,政府也應該儘速公佈現在及未來的核廢料處理的方式與方案。
2.現在,連原來不反對核電的大部份理工科知識份子,也不得不承認,人為科技有時真的抵不過天災或人為疏失,核電的確有潛在風險危機,只是不確定何時會發生。台灣在2002年所制定的環境基本法中,規定政府應該訂定計劃,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現在政府單位更應該重新正視並積極公佈達到非核家園的時間表,讓台灣民眾及後代子孫享有免於核災恐懼的自由生存環境。
3.根據台電最新資料,目前核電占有18%,但台電卻存有23%備用電力,台電認為要存有15%備用電力以策安全。依台電規劃,核一廠於2018年~2019年除役; 核二廠於2021年~2023年除役; 核三廠於2024年~2025年除役。如果不能提早除役,也絕對不能再延役,不能拿老百姓的生命與國土安全作賭注。預計於明年中完成建廠的核四,也不能急於裝置核燃料棒或商業運轉發電。因為今天即使沒有核四發電,台電還存有23%備用電力,用電量在3~5年內不會有大改變。政府必須向人民提出萬全的核安方案,並達成全民共識。否則,核四應該保持不插入燃料棒或不要商業運轉,此舉不但不會影響供電量,人民也能免於核災風險的恐懼。
4. 政府應該認真執行並獎勵有效節約用電方案,盡力排除興建高耗電的石化工業,提倡低耗電的產業結構,提昇現有火力發電效率,並增加新型的排除二氧化碳設備,全力開發再生能源科技。台灣特有的地理環境,有利開發西岸靠台灣海峽的風力及東岸靠太平洋海域的海洋發電,東岸靠太平洋海域海藻類及南部甘蔗酒精的生質能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再生能源取得經濟與環保平衡發展,在未來15~20年終於取代18%核能發電,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也讓子孫擁有一塊永續發展的生存空間與乾淨的土地。
2011年4月10日
(註:本聲明係由本會前會長黃界清教授領銜並綜合本會數位能源專家討論而成。詳細的報告將於今年七月一日前公佈)
文件下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